種子與禮物──從一份禮物說起
上學期讀寫課的最後一期課程,議題圍繞著「生態與環境」,為了讓孩子們更有臨場感,雪莉老師找到了廠商批發罐頭種子,當成是課程禮物,送給課程表現優良的孩子。
一邊包裝禮物,雪莉老師跟鹿老師就像在包福袋一樣,細數著孩子們的表現──「XXX平時上課都不說話,但是作文都寫得很認真耶!」、「OOO雖然之前有點鬼混,不過這幾次都有照著寫作引導來寫,有變強喔!」我們就是這樣一邊聊著孩子的狀況,一邊不停手地把禮物裝進袋子裡,再一起扛著禮物走到郵局,將禮物一包一包地寄出去。
每一次寄禮物的環節,心裡都有好多的感慨,鹿角森林第一年的孩子們,有好多都已經升上國中了,卻仍然會在寒暑假回來上課,或是跟我們保持聯繫;許多看了一年多快兩年的孩子,從以前怯生生、不敢發言的模樣,變得越來越熟悉、勇敢,願意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……,只要看一眼信封袋上貼著的名條,就能想起這個孩子一路走來的模樣,每一刻的點點滴滴,都銘記在我們的心裡。
我們也在這裡一起長大
所以我們常常說,鹿角森林是跟著孩子們一起長大的,這點並不是客套話,而是我們內心最深的感觸與期望。
現在想起當初開創鹿角森林時,雪莉老師之所以堅持要開讀寫部門,最大的原因就是「希望增加孩子們課外的閱讀量」。我們希望帶孩子們去閱讀ㄧ些「平時他們自己可能沒有興趣閱讀」的書籍,不一定要是過去的大部頭經典,而是跟他們的生活更接近、具有啟發性的書籍,並期望孩子們能從這些書籍的閱讀中,認識更多元的世界。
這樣的課程其實不好設計,一方面是,一堂課要讀一本書,代表老師必須閱讀大量的書籍,才能從中擬定合適的書單;另一方面是,我們既然設計了「議題導向」的課程,對於每一道議題都應該要有深入的理解。因此,每次要開課、決定書單與議題時,我們總是戰戰兢兢地反覆討論──哪些書籍在教學時不容易產生時空上的隔閡?議題該如何設定才能符合孩子的生活經驗,又能協助他們看到不同的觀點?另外,我們該如何製作課程,才能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容易迷失於豐富有趣的劇情,而是專注於故事的本質探討?尤其是,當孩子要閱讀非青少年小說時,哪些部份應該加入課程中?如何切入課程?怎麼弭平孩子的生活經驗差距,讓孩子理解故事人物的感受呢?
當然,以上的提問還只是針對「議題」與「閱讀」。因為不希望孩子只是「聽故事」,我們也應建立課程的「成效評量」,因此,我們將「寫作表達」視為檢定孩子學習狀況的總指標。這樣一來,「寫作的方法」也必然成為課程的一部分。這樣的學習內容,只能在兩小時的課程內完成,自然是不容易的事情,更何況,為了讓孩子常保閱讀的興趣,我們還是非常重視「課程是否提供足夠的討論互動」、「課程是否足夠有趣」……。每次設計讀寫課,都要燒掉許多腦細胞,才能製作出一套同時兼顧「有趣」與「成效」的寫作課程。
孩子們的樣子成了設計的起點
不過最近,我們發現,設計讀寫課程的時候變得越來越開心了。
之所以有這樣的轉變,仔細想想,或許是因為參與讀寫課的學生形象,在我們心中越來越立體、鮮明的緣故。每次設計課程時,我們就會開始討論「孩子們現在需要什麼」、「我們想帶給孩子什麼」。還記得哪個學生不愛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,因此要將「表達感情」作為一個重要主題──寒假的《失物之書》課程就出現了;哪個孩子討厭生硬的議題討論,因此要加入生態觀察的課程,多ㄧ些可愛動物的討論──「生態與環境」的議題便確立了;哪個學生特別喜歡冒險故事,但停留在冒險故事會很難進步,因此再加入ㄧ些歷史元素──《荷馬史詩》課程就誕生了……。
讓課程成為一封寫給孩子的情書
每一堂課,就像是我們寫給這些孩子們的情書,作為師者,我們渴望將自己的生命經歷融合在課程中,帶著孩子們去閱讀更豐富、廣袤的世界。因此,我們在課程中開始談論「內在創傷」、談論「夢想與挫折」、談論「生活的世界」,更要談論「時事新聞」。我們期待將那些「現在想起來,好希望小時候大人們可以告訴我的事情」加入課程裡,以更為溫柔,也更為理性的方式,讓孩子們理解,並且感受。不是盲目地為學習經典而學習經典,而是有脈絡、有意識地學習,理解自己與世界的關聯,這些知識才能真實地發揮效用。
當我們認識的世界越多元,寫作的世界就變得更為寬廣了。我們開始將國學常識中學習到的文字學理論,配合閱讀到的故事,應用在作文中。了解詞性、句構的變化,並善用文本裡的素材,協助我們書寫,學習「語言作為一個整體」的應用與賞析。這時,寫作與閱讀才能真正融合在一起,孩子也才能更有效率地學習語言的內涵。
孩子的回饋,是最好的答案
很幸福的是,我們也確實看到了孩子的成長。上學期末,有幾個不同班級的孩子提早進入教室跟我們聊天,不約而同談到學校的寫作作業。有許多孩子都微笑著表示:「老師,我竟然一不小心就寫了好多字!老師還叫我參加作文比賽呢!」、「老師,你之前上課教的書,我都去借來看了,真的好好看喔!」
看著孩子們愉快的笑容,我們心裡明白,雖然還有很多可以進步的空間,但孩子們正為自己的成長感到愉悅。見證到自己能力的進步,本身就是很幸福的事情,因為有了成就感,才有前進的動力,那過程中小小的辛苦,便不足為懼了。這也呼應了我們最常跟孩子說的話:「老師們希望的,並不是你多喜歡我們這些老師、不是你多喜歡這套課程,而是你開始喜歡、欣賞你自己,你知道自己在前進,知道現在學習的東西是有意義的,並且找得到學習有趣的地方,這才是我們最在乎的事。」
我們會一直陪著你走下去
包禮物的時候,我們心裡回憶著跟每個孩子的相處,很開心有些孩子進步很多,也欣喜於自己的能力增長;當然,也有些孩子仍在路上。鹿角森林會繼續努力,設計讓孩子們喜歡的課程,陪孩子們閱讀有趣的書、了解更多世界的樣貌,並見證自己的成長。我們會好好記得這些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步,隨時提醒孩子們──「過去的你,已經走過很不容易的部分了,即使現在感覺不輕鬆但未來還有更有趣的事物等著你,我們再一起向前進,看看這個有趣的世界吧!」
